在上篇博文《?》中,笔者表达了大学生应先就业,再择业的观点。而网友hellojackyleon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,认为男怕入错行,并以女人找老公来做比喻,因此并不认同“先就业,再择业”的观点。

      这应该就是中国的那句俗语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吧!那么今天,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句俗语的现实意义。在古代,女人找老公强调从一而终,很少有重新洗牌的机会。在这种情况下,“嫁错郎”当然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,因为这关系着自己一生的幸福。古人将“入错行”与“嫁错郎”相提并论,可见古人对“入行”问题的重视。

      时至今日,“女怕嫁错郎”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虽然社会的进步,给了女性更多选择的权利,但重新洗牌代价不菲,从一而终依然是最佳的选择。但个人(含所有即将踏入社会的人,不局限于男人)是不是还得像以前那样惧怕入错行,我们的大学生是不是还要将此作为自身择业的“黄金法则”,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。

      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,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,或者说对于自己“能做什么”这一点的认识,带有很大的偏差。换言之,对于是否入对了行,要么无法判断,要么判断失误。也许你认为自己入对了行,结果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;也许你当初只是出于无奈而“委身”于一份“不合适”的工作,最终却发现居然干得还不错。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所谓的“男怕入错行”,没有任何意义。只有尽快先找到工作,在工作中发现、锻炼自己的能力,才能逐渐步入正常的职业发展之路;而如果心目中理想的工作迟迟没有出现,却因为有着对“入错行”的恐惧,导致错过了眼前一个个的机会的话,那你就永远不能开始你的职业之路。

      再者,相对于古代社会,现代社会为人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,换工作,甚至换行业,都是社会的常态,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;人们在不同的时期,为了更好的发展,也会主动重新选择;甚至瞬息万变的社会有时逼迫你重新选择,而不管你当年的选择是多么的英明。更为重要的是,快速的变化将是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特征,只有主动求变,才能把握住别人把握不了的机会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再用“怕入错行”的思想来禁锢自己的思维,怕是就很难适应社会了,更不必说抢占先机了。

      年轻人不要怕入错行,因为年轻人有两大优势:一是时间,二是可塑性。因为你年轻,所以你有时间去摸索,而且这种摸索是必要的;因为你年轻,虽然没有工作经验,但是却容易被塑造成不同的角色,接受新知识也更快。

      网友hellojackyleon也提到,找工作“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”,实际上这个观点也带有较大的误导性。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当然不错,可是还是那句话:年轻人对自己的认识不足,自己所谓的兴趣也许只是伪兴趣。实际上如果深入的话,却可能发现自己根本缺乏兴趣;而对于原本没有兴趣的工作,却有可能因为较好的可塑性,而培养出了兴趣。因此,如果工作难找,却一定要用所谓的“兴趣”来给自己画地为牢,白白浪费了很多机会,岂不可惜?